2023年5月4日下午1点,浦东新区高二语文教研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区语文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策划组织,由区中心组成员、川沙中学王谦老师主持,围绕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第二单元的设计与实施展开了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热烈研讨。线上通过钉钉群进行讲座的直播与研讨课的录播,线下与会的有来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周浦中学、三林中学、三林中学东校、杨思高级中学、上南中学、浦东中学等多所学校的三十多位语文教师。
首先,由区中心组成员、上海市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张捷老师带来第二单元教学解读的微讲座。张老师先梳理了该单元的研习任务,提出该单元的教学目标应从“了解-把握”“理解-体会”“分析-欣赏”和“熏陶-感染”四个层次展开,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会文本语言的典范性、情感的丰富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他指出,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情,单元中课文的语言表达具有独特性、情感表达具有隐蔽性,如何解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陌生感与距离感应该成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关注点。张捷老师的讲座纲举目张,不仅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了深入解读,而且对不同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提示,有利于教师们精准把握教学内容。
接着,老师们现场观摩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培培老师的研讨课《评人物典型性,赏创作独特性》。张老师设置了“触动我,读懂你”读书交流会的任务情境,围绕人物的典型性,对《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这两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紧贴文本,研读人物的对话与动作描写,探究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特点。进一步,对两篇小说的环境的描写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学会通过鉴赏环境和场景描写,理解和把握环境对典型人物塑造的意义,“文配画”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悟到了文字的张力。这节课三个活动,环环相扣,由浅入深,都指向主任务的完成。
评课环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林启华、市实验学校的钟意菁和上南中学的黄艳嬿三位老师分别对张老师的研讨课作了点评。林老师从具身理论视角指出,这节课活动的设置充分体现了阅读过程中主客体的统一,做到了文本语言和人物语言相结合;钟老师认为这节课教学点很巧妙,通过人物称谓的分析,既把握了典型人物的个性,又理解了人物群像的共性;黄老师指出,张老师的课无论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都很有创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关于单元的整体设计,胡根林博士为大家带来了“理解和欣赏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为主题的微讲座。他分析了本单元所属“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任务群的课标表述,梳理了本单元课文特点及学习重点。他认为,本单元学习有三个重要的切入视角:表达方式(叙事、描写中结合议论和抒情)、写作手法(含主题、结构、人物形象塑造及表现手法等)、修辞及语言特点。他从课文之间的关联、读写一致等角度,凝练本单元的大概念为:理解和欣赏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评析了一系列课例后,他指出目标任务的设计不能只关注社会生活情境,也要关注学生个人体验的情境和学科认知的情境。胡博士的讲座高屋建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问题,为老师们展开合理、有效的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思路。
讲座和现场研讨课结束后,老师们认真观摩了钉钉群内的其他研讨课。大团高中的陈文德老师以代鲁迅为“左联五烈士”写墓志铭为主任务,引导同学把握“左联五烈士”的形象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他们牺牲的高度评价,设计巧妙自然。同样来自大团高中的顾天昱老师,以小说《荷花淀》为原型筹备剧目表演的任务情境,通过演员选拔和舞美方案设计,引导同学赏析人物形象特点和荷花淀的环境、色调及语言特点,设计新颖别致。吴迅中学的徐辉老师以撰写《记念刘和珍君》推荐语的主任务,从理事件、悟人格到颂英雄、写推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作者爱恨交织的丰富情感,设计贴切自然。
两个讲座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专家们对本单元的解读和设计思路,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给大家带来了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总之,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颇多,既对本单元整体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当下目标任务的设计有了更理性的思考。
供稿:三林中学 张毓佩
周浦中学 沈樱芝
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根林
审核:张伟平 朱孔洋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