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4年度浦东新区立项国家级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及监测机制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方建锋研究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冯明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祖浩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迟少辉教授以及李军副院长、东昌中学薛志明校长等同志。
会议伊始,校长助理、发展处主任孙丽杰老师对参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薛志明校长发表了领导致辞。他对本次课题的开题表示了热烈祝贺,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深入探索、勇于创新,为推动我国科学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课题主持人马善恒老师详细汇报了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现状、目标、内容、方法、创新点及研究难点等多个方面。其中,课题旨在深入探索科学素养的内涵、评价体系及监测机制,以期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课题组成员唐增富老师也分享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特别是在科学素养的推广、测评及教学融合等方面的初步构想,并表达了期待专家指点的热切愿望。
专家评议环节,几位专家与课题组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祖浩教授对课题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从国家、科学教育、具体学科三个层面阐述了科学素养评价与监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如何更合理的关键问题。他强调,监测机制需不断创新,以多元评价方式替代传统的纸笔测试,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洪燕芬副校长对课题的落地表示祝贺,并针对研究对象及测评工具的选择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细致讨论,鼓励课题团队走出去,多样本采集,以提高研究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徐睿老师则强调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研究范围,建议深挖现有问题,同时关注工具的开发及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冯明主任从科研角度为课题团队提供了宝贵建议,并与教师们就深度访谈与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鼓励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本土化创新。同时,他还提出围绕科学素养指标形成一系列命题,以增强研究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华东师范大学迟少辉教授针对科学素养评价框架的落后、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体现进阶、明确理论支撑等具体建议,与教师们就如何改进评价体系进行了讨论。
教学研究指导部化学教研员周玉枝老师对课题的进度与分工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议将研究内容细化为多个区级子课题,以扩大研究范围并深化研究内容。这一建议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并与教师们就如何实施这一建议进行了讨论。
会议总结环节,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方建锋副主任和李军副院长分别进行总结性发言。方建锋副主任对课题的广度与深度、研究计划的安排及成果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他强调,课题的研究不仅要有深度,更要有广度,要能够全面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科学素养的实际情况。同时,他再次强调课题管理的重要性,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确保研究成果的质量。
李军副院长对课题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强调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及监测机制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课题组成员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他鼓励课题组成员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推动科学素养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也表示,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将全力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为课题组成员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
此次开题论证会议为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开启了智慧之门,通过专家的引领与指导,相信课题组将进一步细化研究框架,明确研究方向与实践方法,带着开放的心态,共同探索学术项目中的未知领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联合供稿:东昌中学 县晗
教育科研指导部 唐林倚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