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浦东新区高中美术学科教研活动在上南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高中美术教研员彭学军老师主持,特邀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潘玮老师作为专家指导,20多位浦东新区高中美术教师以及学科高地建设工程项目成员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研讨课由上南中学杨安老师执教,课题为“笔墨丹青”单元系列教学的第五课:《文艺创作活动中的孤独体验》。杨安老师结合艺术文化中艺术家们的创作心路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艺术创作中的孤独情感。
导入部分独具匠心,利用短视频中人们“孤独的心声”作为导入,并通过空灵的音乐和教师深情的朗诵,带领学生进入自己的冥思状态,以沉浸式的方式感受属于自己的孤独世界。
在课堂中段,杨安老师邀请学生分析他所创作的作品,探索老师作为画家的内心世界。这种身边案例的分享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促使他们观察、猜测,进一步理解艺术家如何通过创作释放内心的负面情感。随后,杨安老师鼓励学生在面对负面情绪时尝试用艺术创作的方式加以释放,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文艺创作中的孤独体验,是艺术家与自然的精神融合,是生活在心灵深处的秘密。这种体验不仅超越了对自然和生活表象的认知,更深入到精神层面的交流,达成艺术创作中主客体的高度交融。
课后,进入评课交流环节,潘玮老师对杨安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其教学风格独特、知识储备深厚、课程设计新颖,同时对高中艺术课程保持着极大的热情和教学追求。潘玮老师特别提到,杨安老师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本,关注当下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心理健康,通过艺术疗愈引导学生面对挫折和孤独时,能够积极释放负面情绪,培养健康乐观的心态。
接着,观课老师们纷纷发表感想,交流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值得关注,艺术创作能够成为积极引导的有效途径。
香山中学宋海军老师、上海中学东校李思捷老师、南汇中学朱子奇老师、川沙中学友仁分校计语帆老师、华理浦东科技高级中学岳琪琪老师、华师大附属东昌中学程俊珠老师、高桥中学叶卉祯老师认为,杨安老师在艺术课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将艺术创作中的孤独感受与学生的心理疗愈结合,这是一次充满启发意义的探索。艺术课作为心灵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承担更多帮助学生成长的责任;建平中学王聪颖老师、新场中学施湘老师、香山中学梅荣华老师、川沙中学曹庆老师、进才中学张扬老师一致认为,可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现场创作并展示环节,提供学生情感表达的机会,但应坚持自愿原则,充分考虑到保护学生隐私权的重要性;三林中学东校杨振坤老师、沪新中学陈思羽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绘画、建模等形式抒发学生情绪的案例;川沙中学的朱止庐老师认为,艺术创作中的孤独不应该被视为消极情绪,而是可以激发灵感的源泉。他利用当场制作的PPT,通过生动的配图讲解了“孤独”和“孤单”的区别。他强调,从孤独体验中可以汲取伟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转化为艺术创作中的独特表现。
最后,彭学军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杨安老师的课体现出“真实”和“疗愈”特点。教师首先将自己打开,用自己的作品引领学生赏析,了解和走进教师内心;其次,教师鼓励学生打开自己,抒发和表达情感,从而起到疗愈的作用。彭老师借用蒋勋老师的观点,认为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孤独并非坏事,它是一种与自己相处的机会,找回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孤独是用来享受的。艺术教师要善于发挥艺术学科的价值,创设情境任务,激发兴趣,为学生提供释放情感、表达自我的途径,在艺术课堂中收获快乐,排解压力,从而达到“艺术疗愈”的效果,充分体现艺术课程的独特魅力。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艺术教育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励大家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忱。展望未来,老师们希望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艺术教育,让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良师益友。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彭学军
三林中学东校 杨振坤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