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设计学习活动 — 生物学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浦东新区初中生物学学科第六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瞿振芳
发布日期:2025-03-24
浏览量:119
清风徐来,春暖花开。2025年3月24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生物学学科第六周教研活动在上海市江镇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设计学习活动---生物学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由教研员王娅老师策划,中心组徐佳毅老师和廖红英老师组织和主持。教研活动采用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开展。唐镇、惠南、合庆、川沙、周浦和祝桥等学区的教师们参与了线下观摩和研讨!

江镇中学凌丽华老师带来了非常精彩的教学实践课《真菌---酵母》,凌老师以跨学科实践作业“制作馒头”真实情境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察酵母环节,精心设计了从“肉眼可见”到“肉眼不可见”,再到“显微镜可见”,由宏观到微观对酵母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说出酵母的形态特征,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验证发酵产物时,设计用澄清的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与六年级的科学知识相衔接。通过“闻一闻”结合学生生活中对酒酿的认知,推测发酵的产物可能还有酒精,为了进一步证实,继续引导学生用酒精检测仪测发酵产物引起测试仪数字的变化,与生活中的酒驾事件相联系,进一步确认了酒精的存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孙桥中学徐佳毅老师分享了题为《“双新”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的体验和思考----模型制作和苔藓种植》。徐老师从新课标的角度分析了跨学科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强调探究与实践,注重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她依托生物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整合多学科知识技能进行探究。通过细胞模型制作、花的结构模型构建等活动,发现模型制作能加深学生对结构位置关系的理解,但需结合实物观察。同时,结合生物学与地理学,开展苔藓种植和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实践表明,跨学科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探究,但也存在时间把控、细节处理等问题,需不断反思调整。

凌老师从三个方面开展了说课:新老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进行对比;学情差异的分析;跨学科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缘由。听课老师进一步理解了本节课各个环节是基于新课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校的实验设备而设计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跨学科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讨论交流环节:听课教师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凌老师的课或者徐老师的讲座开展讨论、点评,形成小组意见,每个小组派一位老师做代表交流。老师们讨论热烈,分享交流所学所思,并且就听课中一些疑问与凌老师、徐老师进行探讨,在思维碰撞中深入认识到跨学科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跨学科实践活动如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最后,兼职教研员廖红英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并对如何撰写教学目标、如何观课和评课进行了简短的培训。本次的教研活动,对跨学科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做了全新的尝试,为全区初中生物学教师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做了很好的示范。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王娅
上海市孙桥中学 徐佳毅
上海市周浦育才学校 廖红英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