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验教学,助力素养提升
记高中信息技术第六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季永华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量:33
3月26日,浦东新区高中信息技术第六周教研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展。此次活动以“强化实验教学,提升核心素养”为主题,通过课堂展示、专题研讨与经验分享,探索实验教学创新路径,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区教研员黄娟老师主持,学科中心组成员、青年教师及周边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经验共享,探索教学新思路
论文交流环节,三位教师分别从不同的教学实践角度分享研究成果。东昌中学廖富泉老师探讨了智能交互教学平台的架构设计与实践应用,提出通过技术工具优化精准教学的策略;民办浦实高中于彦萍老师系统梳理了高一学生编程思维的培养路径,强调任务驱动与分层引导的重要性;杨思高中严俊凡老师围绕微视频在实践课堂中的应用,分析了其在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的价值。

虚拟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课堂展示环节,上师大附中李媛老师执教《搭建小型无线网络》研讨课,引入 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引导学生从基础配置到拓展任务逐层实践,在模拟环境中完成设备搭建与参数调试,直观感知网络架构逻辑,解决网络实验设备不足的普遍困境,降低实操门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课后研讨中,教师们一致肯定这种教学具象化与工具创新的方式,尤其在IP配置等难点中通过模拟器辅助学生突破薄弱点,同时提出增加生成性问题等建议。

深度剖析,共探教学策略
备课研讨环节,上海市建平中学杨润超老师对《搭建小型的信息系统2》进行说课,以“班级云公告”系统为切入点,详细分析教学内容、过程、核心任务和关键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师们围绕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共同探索信息系统教学的有效策略。
最后,黄娟老师指出,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应立足学科实践性与创新性,善用虚拟仿真、智能工具等技术手段,构建“以学促用、以用促思”的课堂生态。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开放性任务设计、多元评价机制及跨学科融合路径,推动实验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生成”转变,为培育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黄娟
上师大附中 钱勤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