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觅法促提升,笃行致远共成长
记浦东新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瞿振芳
发布日期:2025-03-29
浏览量:30
为了切实把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落实到初三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评”一致性。2025年3月25日下午,浦东新区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六周教研活动在峨山院区厚德堂举行,活动由教研员朱晓琳老师主持,各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备课组长及教师代表参与现场研讨。
专家引领明方向 研思赋能提素养
黄浦区教育学院王爽英老师带来了主题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命题指导”的专题讲座。王老师围绕命题基本依据,命题注意事项,命题实例实践开展分享,深入浅出地进行了细致地讲解。王老师强调了命题需紧密严格围绕《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行,确保试题内容既覆盖核心素养,又能够考查学生的围绕真实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命题前,命题者需制定详细的命题规划,包括目标结构、内容结构、情境结构、难易结构和题型结构等方面的规划。确保能够全面、科学地考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情况。详细阐述了命题时应避免的常见误区注意事项,如试题难度失衡、情境设置不合理等,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在命题实例实践环节,王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让参会教师直观感受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命题艺术与科学,使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老师们结合讲座内容研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更加明确了命题的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制定命题规划、设计试卷结构、选择试题情境和题型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

探索教学新路径 提质增效筑素养
教研员朱晓琳老师强调命题要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意识以及多角度多层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凸显素养立意。命题必须与国家教育方针保持高度一致,把立德树人作为命题的基本原则,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情况。试题应紧扣课标,既要有基础性的题目,也要有思考性和创新性的题目,以引领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命题内容应注重时效性,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时政热点。试题情境应丰富多样,包括一般情境、复杂情境等多种类型。同时,情境应具有层次性,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

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并为初三道德与法治教学指明了方向。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我们将持续探索教学的新路径,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育效果,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继续坚持“寻求真理,探索方法,促进提升,坚定前行,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不断前进,真正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以致用。
供稿:教学指导研究部 朱晓琳
川沙中学南校 顾佳雯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