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下午,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高质量引领发展项目组聘请上海市新优质研究所专家团队赴万科实验小学开展区级“新优质学校微认证”活动。微认证活动以帮助区级新优质学校精准梳理办学经验和亮点、明确后续发展方向、寻找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培育区级新优质高质量发展示范校为目标,2025年4月至今共组织三所中小学校参与。

参与本次微认证活动的专家有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严加平、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政策与舆情研究中心马云、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第一教育负责人吴华、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副主任李艳璐。教育科研指导部郑新华副主任、科研员唐林倚和吴诗沁,区新优质项目校校长和项目联络员,上海市第五期名校长培养工程“攻关计划”胡春华团队,二中心教育集团,洋泾学区的部分校长、教师代表以及万科实验小学管理团队、家长代表等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和煦春风微微吹拂下,绿树红花悄然绽放。与会的专家、教师们在“小小讲解员”们自信的介绍引导下,初步了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感受教育的美好氛围。

随后,与会的专家及教师走进课堂,观摩由数学和美术教师带来的“美好课程”,让与会教师直观感受了新课程改革下,数智赋能教学的实践举措。
刘莉霞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确定三年级跳绳达标线》,以“万小宝未达标哭泣”的真实情境切入,通过AI对话活动培养学生同理心。通过收集班级跳绳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对比国家、市级标准提出校本化建议,渗透积极心理品质与社会情感技能。
张海岩老师执教二年级美术《走进马蒂斯》,将AI与传统艺术的碰撞,让学生与“马蒂斯”对话,实现了互动式学习。利用AI赋予经典作品动态生命力,展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

课堂展示后,由科研员杨海燕主持本次微认证活动。万科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胡春华进行《学会自主,拥有自信——新优质学校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汇报。报告以“学会自主,拥有自信”为核心理念,介绍学校办学来的基本情况,具体阐述了学校在党建引领、课程优化、作业改革、教师发展及学生成长等方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特邀媒体观察员、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第一教育负责人吴华,以媒体视角对万科实验小学发展做出点评。她对学校以“儿童友好”理念构建的自主管理和丰富课程所彰显出的育人价值表示赞同,对依托丰富的社区资源所构建的“家校社”三位一体教育生态提出赞赏。
郑新华副主任对本次微认证活动进行总结并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全过程寄予期许。他认为本次的展示课是万科实验小学“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微观缩影。课堂以真实情境激活学习动机,将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融入实践,彰显了学校“学科跨界、素养贯通”的课程创新力。课堂“共情力培养”“个性化关怀”等设计,体现了关注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生态底色。

专题汇报后,专家团队分学校治理、教师发展、课程教学、学生发展四组进行教师访谈,专家合议后形成分版块发展意见,并进行现场反馈。专家们充分肯定学校有效践行新优质学校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系统构建学校育人方式,创新学校治理方式等方面的成效。同时对学校后续卓越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如继续深挖“自主自信”育人目标的内涵,需要关注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借鉴理论成果,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系统细化各年级育人目标内涵;关注智能时代学校育人实践融合创新,重视如何通过将数智技术应用于学生自主探究、思维激活、过程评价和诊断等,发挥技术应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全面提升学校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育人品质和价值;围绕“自主自信”育人目标,优化校本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构建社会情感能力培养体系,将育人目标与OECD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大五人格进行深度关联,做出万科品牌和特色,提升辐射区域教育影响力等。

供稿:教育科研指导部 杨海燕
万科实验小学 赵芸
审核:王丽琴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