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下午,主题为“知行合一育全人——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专题展示与交流活动”在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隆重举行。全国最美教师、华师大一附中陈明青副校长,浦东新区教育局德育处陈菊英处长,徐宏亮副院长,德育研究指导部王宇副主任(主持工作),进才中学胡杰校长等专家莅临指导。活动由江镇中学褚佳雯老师主持,第五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陈明青团队、上海市思想政治课研究实训基地、胡杰思想政治名师基地、区学科工作坊(杨颖团队、赵萍团队)、区学科高地等团队成员近120人参与现场活动。

欢迎致辞:锚定方向,凝聚共识
陆行南校刘明诚校长致辞,强调了校外实践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学校与社会资源深度联动,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学习汇报:实践中的成长之声
来自陆行南校的学生们通过诗朗诵《沪东船魂》和项目学习分享《传承沪东“船文化”》,生动展现了校外实践教育的丰硕成果。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悟,诠释了从实践中汲取的匠人精神与文化自信,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教研对话:学科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陆行南校顾丽老师聚焦主题“实践育德,活动启智”,分享了学校依托社区资源,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路径及优秀实践案例,为思政课教师立足课程核心内容、整合社会资源、促进跨学科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借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杨颖老师聚焦“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分享了其团队在思政课校外实践学习活动开展中的思考与实践。杨老师认为,学科教师要立足本课程特征,推动校外实践学习走“实”、走“深”、走“透”,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中落实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现场嘉宾还一同观摩了浦东新区部分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校外实践教育剪影,开拓了设计与实施学科校外实践活动,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的思路。

微论坛: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的一体化构建
来自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康城学校的徐丽萍、吴波老师和进才中学党丽艳老师组成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教师研修共同体,以浦东展览馆的跨学段实践教学为载体,聚焦一体化校外教育目标的设定、各学段学情差异、学科任务的梯度规划、校家社联动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全面分享了她们在实践中的思考与行动。

专家会诊:把脉课程改革创新方向
胡杰校长建议大中小一体化活动更大化,发挥同伴教育的作用;王宇副主任强调德育活动应依托地域资源优势,落实学科德育赋能;陈明青副校长呼吁新时代教师应回归“大思政课”的初心,做好基于教材的结构化处理。教育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校外实践教育的创新价值,并建议进一步强化“校家社”协同,深化场馆资源的课程化开发。

领导讲话:擘画未来育人蓝图
徐宏亮副院长在对活动点评时强调,校外实践教育需与学科核心素养紧密结合,构建“全域育人”新生态。陈菊英处长提出,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实践教育制度化、常态化,让“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基石。


结语:携手共赴教育新程
本次交流活动既是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未来行动的起点。与会者一致认为,校外实践教育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需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启迪思维、涵养品格的教育沃土。教育之路,行则将至;知行合一,未来可期!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杨颖
陆行南校 顾丽
秋萍学校 宋佳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