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催新苗,基地培训启新程。2025年8月21日至30日,2025学年浦东新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岗前培训的关键环节——基地校学科实务培训与线上通识培训,在浦东新区教育局的领导和浦东教发院项目组、各基地校的精心组织下顺利完成,为见习教师迈向教育岗位筑牢专业根基。
一、筑基校本实践,打造个性化成长平台
基地校学科实务培训作为浦东新区见习教师岗前培训体系的核心模块,依托各校特色资源与优势,围绕“AI赋能教学”“单元教学设计”“家校沟通”等核心主题,开展了系列扎实深入、精准适配的培训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实战化演练,为见习教师搭建起个性化成长平台,涌现出多个可借鉴、可推广的优秀实践案例。
例如张江高科实验小学,作为浦东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先锋校,本次培训紧扣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以“AI赋能教学”为核心主题,将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设计了AI通识培训及应用、学科实战工作坊、模拟授课评比三大模块,助力见习教师探索教学新路径,快速适应数字化教学环境。
AI赋能模块中,专家讲解AI教育应用场景与大模型工具,见习教师在“扣子”平台实操,设计AI辅助教学环节与智能作业批改模板,解锁数字化教学新技能。学科工作坊聚焦“单元整体设计”,从教材解读到课件制作系统辅导提供全流程系统辅导,见习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完成单元设计初稿与教案,深化对知识逻辑的理解。模拟授课评比中,见习教师展示完整教学流程,评委多维度点评,助力其精准定位改进方向。

新场实验中学则以“明方向、立初心”为主题,构建“指导-实践-反思”闭环培训模式,助力青年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导师团队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目标设定到重难点突破,为见习教师提供全方位指导。在说课与模拟上课环节,学员们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导师即时点评,从教学语言、课堂组织到师生互动、板书设计,逐一提出改进建议。培训还特别设置“单元设计修改工作坊”,学员根据反馈集中优化教学设计,导师一对一辅导,确保每人带着成熟方案离开。此外,学校还组织“核心素养导向的大单元教学”专题讲座与“与AI同行”技术工作坊,推动新教师教学理念与技术素养双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以“核心素养与单元教学”为主线,通过系列专题讲座、学科工作坊、小组研讨与单元说课考评等形式,全方位赋能新教师。培训从“职业预设”切入,引导教师明确工作内容与挑战,提出以“农民思维”深耕教育领域——既要耐心培育、长期坚守,也要多渠道提升育人能力。学科工作坊由各科领衔人主持,开展微讲座、专题研讨、作业交流等活动,重点提升教师的单元设计与说课能力。单元说课展示与考评环节,学员依次展示教学设计,评委从格式规范、学情分析、目标设定、活动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帮助教师深化对素养课堂的理解。“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真善美。”东昌中学见习教师刘唯佳老师表示,“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

二、深耕线上培训,构建全方位素养体系
线上培训围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四大核心模块展开,课程体系兼具系统性与针对性:既有专家定制的通识课程夯实理论基础,也有分学科培训课程适配不同学科需求,同时覆盖非师范专项培训课程资源,搭配丰富的政策解读、理论研讨、平台交流与在线测试等资源,形成“理论+实践+测评”的完整学习闭环。从反馈数据来看,各课程喜爱程度均超9.6分,其中“师生交往中的爱与智慧”“倾听心声搭建桥梁——见习教师如何与学生有效沟通”两门课程评分突破9.8分,充分体现课程设计与见习教师实际需求的高度契合。
例如《教师的依法执教与职业风险防范》课程,以“明晰法律边界、筑牢职业防线”为核心,帮助见习教师建立“法律为纲、师德为尺”的职业认知。培训中,“守住底线,是教师最深的温柔;依法执教,是教育最好的保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等金句直击核心,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明晰依法执教要求、识别职业风险、建立防范机制是专业成长必修课。见习教师在反馈中纷纷表示收获满满,学员盛老师表示:“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依法执教不是‘约束’,而是‘保护’——既是对学生成长的守护,也是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保障,唯有以法律为纲、以师德为尺,才能行稳致远。”

《理解融合教育及其发展》课程,以“公平与质量”为核心,传递“融合教育视多样性和差异性学习需求为自然常态”的理念,强调“让每个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所有的学生,无论残障与否,都需珍惜保护多样性、差异性学习的融合教育”这一观点,让见习教师重新认识教育的包容性。见习教师杨老师在学习后分享,“身为教师,要以耐心与爱,相信每个孩子的潜能,开展个性化教育,推动构建学校多元化环境,接纳所有学生。”

《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课程,以“素养导向”为核心,提出“知识+情境+实践=素养”的教学公式,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需遵循“源于课标、贴近生活、学科耦合”三大原则——既要立足课程标准确保教学方向,也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更要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避免“知识拼盘”。“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巧妙地打破学科之间的固有壁垒,促进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世界。”见习教师焦老师分享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可能和挑战的时代,需要通过跨学科主题教学培养出一批能够灵活应对复杂问题、具备高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未来,浦东教育将持续深化“大学—区域—学校”三级联动培训机制,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从“统一化供给”转向“精准化匹配”,从“理论单向灌输”转向“实践生成式学习”,为每一位新教师搭建起“生根、成长、绽放”的专业平台,助力他们在浦东教育的沃土上实现价值、成就梦想。
供稿:教师教育培训部 万辉霞
审核:刘晓峰 胡意慧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