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沪滇教育合作交流持续深化,2025年云南大理州骨干教师赴浦东研修班正在有序推进。研修班于9月中旬开展至今,采取区级集中研修与基地学校跟岗学习相结合、专家指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为学员们带来系统性、前沿化、多维度的学习体验,帮助学员逐步成长为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骨干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管理能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组织专题讲座,全面拓宽教育视野
研修期间,项目组为全体学员安排了系列专题讲座。10月16日下午,学员们参加了浦东第三十期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的专题学习。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李冲锋副教授为学员们带来“教育科研的意识与策略”专题讲座。李教授首先强调了选题的层级定位,并提供了教育科研选题的多种方向,鼓励教师们通过紧跟教育政策、教育和社会热点、区课题指南和理论进展等方式,确立自己的课题选题。随后,李教授提出了六大“科研意识”:一是“问题意识”,即教师在研究中要能够区分“问题”与“问题域”,聚焦真问题,避免假问题;二是“视角意识”,通过广泛阅读,实现“角度新则研究新”;三是“立场意识”,明确自我观点与他人观点的区别;四是“前提意识”,研究前需验证前提的科学性;五是“界定意识”,明确界定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六是“特性意识”,凸显研究方法对象、研究方法等的特性,以区别于其他研究。
10月22日下午,徐宏亮副院长为全体学员带来“浦东新区教研转型的三维进阶路径——体系筑基、重点突破、课堂实践”的专题讲座。徐院长介绍了浦东新区构建“浦融研体系”的背景、意义、核心内涵和实践路径,并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要载体,详细阐述了区域系统推进教研转型的实践经验。在分析了区域教师跨学科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徐院长结合具体学科案例,阐述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总体思路、教师培训内容模块、实践方法和评价机制。学员们表示此次讲座开拓了自己对于教学研究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思路,并就大理州各校的教学现状与徐宏亮副院长做了充分的交流,也对大理州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开展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10月23日,学员们参访了我院临港分院,李百艳院长、临港分院朱孔洋主任、教育合作交流部常务副主任董贇出席了活动。李百艳院长对学员们的来访表示欢迎,简要介绍了临港分院的职能,还对学员们在研修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希冀学员们能够收获成果、满载而归,并表示将多方位满足老师们的研修需求。学员们参观了临港分院的院舍建造,介绍了院舍教科研的前沿空间设备和应用情况,并作了“探索区域研训新机制,打造浦东教育新高地”的专题讲座。朱孔洋主任从临港片区的教育现状与问题出发,介绍了临港地区的教师队伍、学校发展和资源支撑等情况,分享了临港分院在致力于打造区域教育研训机构新样态、积极探索教研训为一体的新机制、寻求整体提升临港教育质量的新路径等方面做出的突破和创新。学员们就教师自我综合素养提升、专业知识成长和区域教科研建设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表示将结合区域发展和特色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大理州的教育教学。

二、落实跟岗学习,有效赋能教学实践能力
本次研修为不同学段的学员安排了相应的跟岗基地学校,高中和初中学段的学员分别在三林中学、上南中学南校两所基地学校跟岗学习。各基地学校均制定了详细周全的研修方案,为每位学员配备品能兼优的结对带教导师,认真制定好带教计划,支持学员积极参加本校教师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为学员提供参加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会议等活动机会。
跟岗学习期间,学员们跟随带教导师开展浸润式学习,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夯实和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水平。除了教学观摩和教研活动以外,学员们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专题讲座,并广泛参与了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类特色活动,全面了解学校办学特色,感受校园文化,积累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促进螺旋式成长。

三、推进自主研修,以阅读滋养专业发展
为促进学员自身的专业发展,项目组组织开展了采书活动。活动旨在引导学员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在书香墨韵中完成富有深度的自主学习任务,实现自我提升与专业精进。学员们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与学科教学需求,精心挑选了各具特色的阅读书目,主题涵盖教育理论前沿、学科教学、课程改革、心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在书香弥漫的交流空间里,学员们不仅真诚分享了自己的阅读选择和预期收获,更围绕书中的核心观点与理念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与对话。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发掘了宝贵的专业资源,更在交流与对话中启迪思维,为自身专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开展主题活动,多角度提升综合素养
为深化学员们对上海及浦东人文历史的了解,项目组先后组织了上海市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走访考察活动。研修班全体教师前往崇明长兴岛江南造船厂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学员们结合现场船舶实物和制造实景,了解各类轮船的运载能力、制造工艺与生产流程,亲眼感受龙门吊的宏伟气势与震撼力。学员们表示不仅见识了中国船舶工业的辉煌成就,也切身体会到我国海洋探索的硬核实力,更深刻学习到了江南造船厂“悬规植矩,器惟求新”的工匠精神。学员们由衷地为祖国的强盛感到自豪,表示在之后的教学中要弘扬严谨专注、追求卓越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与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点燃学生的强国梦想。

学员们还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参观学习。在庄严的展馆中,学员们系统性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深刻理解了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贫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成就。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陈列,学员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从星火初燃到光辉闪耀的奋斗之路,学员们心潮澎湃,深受触动。此次走访学习,让学员们直观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也更加坚定了为人师表的理想信念与使命担当。学员们表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将继续锤炼本领,提升育人水平,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为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项目组还组织研修班学员赴临港新片区考察学习。在临港新城,学员们深刻感受到这片年轻活力之城的魅力和浦东城市发展的速度。在上海天文馆,学员们开展了一场“宇宙级”的研学活动,亲身体验我国和全球在天文科普与航天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感受到无穷宇宙科技的震撼,为他们的教育理念与思想带来了深远的启迪。在不同的主题展区中,学员们从日月地系统出发,深度探寻中国探月工程与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学员们表示展览不仅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也开拓了教学思路。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要将胸怀寰宇、勇于探索的精神启迪学生,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究欲,点燃科技创新的火种。

多维研修获新知,融汇开拓启思维。系列研修活动既有助于大理州骨干教师开拓教育视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也实现了多领域知识的深度融合,增强了综合素养。期盼学员们将感悟内化于心、思考外化于行,在后续的研修中持续精进,为教育事业发展耕耘收获!
供稿:教育合作交流部 章亚雯 宋汉林
审核:董贇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