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实验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第十二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季永华
发布日期:2025-05-08
浏览量:11
5月7日,浦东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在民办浦实高级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探索实验教学”为主题,结合教学实践展示课,展开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活动由区信息技术教研员黄娟老师主持,来自浦东新区各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参与。
一、公开课展示:实验探究,经历导向
浦实高级中学的于彦萍老师执教了一节题为《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物联网及应用》的公开课,从物联网定义切入,详细解析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架构。通过 “小爱音箱” 案例,师生共同拆解设备功能:感知层对应麦克风、传感器等硬件的数据采集,网络层依托 Wi-Fi、蓝牙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应用层则呈现智能家居控制等具体功能,诠释了“数据采集——数据双向传输——智能应用”的技术逻辑。在实践环节,学生分成六组分别完成不同智能设备安装调试任务,各小组需自主分析设备说明书、下载应用层软件、网络配置、分享设备。本次活动是一次 “经历导向” 教学尝试的实践,旨在通过真实技术场景的操作与体验,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深度关联。物联网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要让学生在设备调试、系统搭建的‘做中学’中,培育学生的计算思维、工程素养与创新意识。

二、深度研讨:精磨笃行,研教促长
公开课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这次公开课的内容展开了深度研讨。研讨中,教师们认为,这是一次勇于创新的公开课,结合学情和技术在社会上的普及将一节理论课上得非常生动。特别是学生活动中,每组都用不同设备进行实验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真实情境的实验探究,学生对物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有了更深切地体会,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公开课的核心不是“展示教师多厉害”,而是“让学生获得多少成长”。当教师发现某个复杂概念通过生活化案例讲解后,学生眼中闪现“理解的光芒”,会更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本质是“点燃思维火花”。这种认知升华,能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关注学生的“隐性收获”(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而非局限于知识目标。正如物联网强调“连接与互动”,公开课让教师与学生、同行、前沿技术建立深度连接,在互动中实现自我迭代。每一次公开课的“打磨 - 呈现 - 反思”,都是教师向“研究型、创新型教育者” 迈进的重要台阶。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公开课展示和深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大家一致认为,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紧扣真实情境,强化实践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未来,浦东新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教师而努力。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黄娟
民办浦实高中 于彦萍
审核:胡根林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