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 创新形式 彰显成效
第一、三、四署中学联合课题交流会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8-03-23
浏览量:23499
为了督促课题按期保质完成,教科室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交流会,如何创新形式,更好的满足学校需求,开学初,中学学段的科研员一起深入研讨后,不约而同地认为,工作的形式需要适应课题学校的需求,聚焦课题主题开展交流也许更有话说,更有触动。
因此,一、三及四署中学科研员根据课题研究进度及性质,将课题交流会确定为两个主题,第一是针对2015年立项的课题,按照规定今年是结题年,于是确定为“如何更好做好结题工作”;第二个主题是“研究热点与工作推进”,这是针对2017年立项课题,都属于刚启动研究阶段,更需要精心筹划后期工作。
2018年3月20日,学校发展中心学教科室在教发院召开了部分中学课题交流会。参加会议的课题主持者及学校科研主任共计40余人,会议分为上下午两个专场。会议由郑新华老师主持,张娜、俞莉丹两位科研员参加了会议。

取长补短成果转化。上午的会议,9个即将结题学校分别交流了各自的结题准备情况。大家都谈到了研究成果如何更好提炼的问题,针对此点,俞莉丹老师提出好的课题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步骤的”,在成果总结阶段,要体现“四转化”,即从随性写到列提纲; 从说案例到讲道理;从堆案例到晒图表;从列成效到呈数据。
张娜老师则进行了整体分析。她认为九个参与交流的课题研究值得学习之处有:一是教院附属实验中学的研究有清晰的研究结构图,这张图既是对研究内容的结构性呈现,又指明了阶段研究活动的归属;二是三灶学校的研究体现了研究的动态性,校本课程内容从“武术”变化为“武艺”;三是课题研究的反思到位,立足课题研究本身,而不是研究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关注领域深入剖析。下午则聚焦在“核心素养”、“高考改革热点”、“学生发展”三个领域,邀请了其所学校做了专题交流。俞莉丹老师指出,这些课题关注了时代的热点话题,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注重了不同领域的融合研究,结合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借助课题,将德育显性化、系统化。后续课题组要注重成果意识、转化意识、数据意识和整合意识,听听他人的“故事”,讲好自己的“故事”。

最后,张娜老师从课题管理角度提出,新立项课题在开题中要重点关注研究的内容设计与子课题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并根据研究进展及时调整研究内容;认识各教研组为子课题组的利弊,在研究中增加各子课题组之间的联系;关注研究中的评价设计,采取动态的评价观,在实践研究中不断修正评价的标准和方式。


供稿:学校发展中心 郑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