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下午,浦东新区第十届教学展示周初中化学展示活动在澧溪中学举行。本次展示活动的主题为“学科育人、文化树人、改革出人”,出席的专家是上海市特级教师、普陀区化学教研员叶佩玉老师,浦东新区化学教研员沈建忠老师,以及个兄弟学校共六十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次活动由澧溪中学的刘丽艳老师上了一节《溶解度》的展示课,由吴迅中学的王瑛老师说了一节《质量守恒定律》,由兼职教研员陶志军老师作了微报告《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最后由叶佩玉老师对这两节课作了精彩的点评。
一、展示课介绍
展示课《溶解度》由澧溪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浦东新区化学中心组成员,浦东新区骨干教师刘丽艳老师执教。
课的开始,创设情境,类比迁移,激趣生疑。短短两三分钟时间的引课,不仅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服务,而更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望。刘老师通过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吹气球这个小游戏引入新课,将定性、定量比肺活量、比身高跟定性、定量表示溶解限度进行类比。激发学生想知道“为什么引入溶解度这个物理量”以及什么是溶解度的求知欲望。
新授课部分采用以旧引新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要想精确比较不同物质之间的溶解性,必须控制条件,还要指出我们的实验条件下所测出的数据误差很大,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然后,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对溶解度定义的关键词如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等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设计了一个分组实验,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再亲自动手体验,粗略测量白糖食盐在室温下的溶解度,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表达,使学生在实验过程的体验中形成概念。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更让学生亲自体验溶解度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给出几种物质20℃的溶解度,自然引发学生想知道怎样界定溶解性的求知欲,提升学生对溶解性和溶解度关系的认知。通过强调20℃,引出溶解度和温度之间的表示方法,即溶解度曲线。
课的结束,帮助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学生懂得内因与外因结合、定性和定量并重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方法,提高人文素养。
展示课《质量守恒定律》由吴迅中学优秀青年教师王瑛老师进行了说课,从六大方面进行了述说,详细介绍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体现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二、微报告介绍
兼职教研员陶志军老师主要为教师介绍了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单元是一个教学系统,由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所组成。单元教学有以下几点原则,①整体性原则,化学单元教学强调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②体验性原则,通过实验、模型、视频、文本资料等创设各种活动条件和环境,常设让学生亲身经历的情境;③灵活性原则;灵活调控,选择恰当的时机,准确的活动内容、合适的活动方式。配合具体的案例和中考题加以阐述,“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提高了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自身的智能结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我们在路上……
三、特级教师叶佩玉老师的点评
1、积极创造条件。在刘老师的课堂当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来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比如说我们都看到,学生要测氯化钠和白糖的溶解度,学生自己描点画溶解度曲线,
2、课堂形式多样,学生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课堂中形成生动活泼的一种学习氛围。尤其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这堂课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前面元素符号化学式是一道坎,这次的溶液同样也是一道坎。刘老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关注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学习,注意在学习过程当中知识点的迁移。
4、教态亲切。非常有利于在课堂当中形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课堂氛围和谐互动,整节课老师和同学之间十分愉悦,很好的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叶老师也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说,既然已经知道物质的溶解性,为什么还要定量测量呢?可以试图举例说明溶解度的重要性。板书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说出溶解度的概念等等。
四、总结反思
通过展示活动,使教师们在思想方法统领下的整体教学设计,注重渗透学科思想,注重学法指导。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时时处处激趣,处处培养学生主人意识、责任意识。
教育的最大魅力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概念教学如果没有建构的过程,没有对事物的观察,没有理性的分析,没有实践的体会,只有书上的定义和强加给学生的注意事项,那就是不讲理的教学。所以,通过类比迁移、变式训练,亲自体验,做到循循善诱、水到渠成,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供稿:澧溪中学 王俐/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沈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