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8日下午,浦东新区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学科联合策划的“丰富学习体验,提升科学素养”系列教研在上海市浦东发展研究院三楼半会议室拉开了帷幕。第一次活动的主题是“自然观察与导赏”,由科学教研员姚霞老师、生命科学教研员宋华英老师共同主持,40名学科教师作为学员参与了本次活动。
一、教研选题
随着新中考政策的逐步深入,综合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学习体验的丰富性成为一个必要条件。因此,浦东新区初中科学和生命科学策划了“丰富学习体验,提升科学素养”系列教研活动。
第一次活动的主题为“自然观察与导赏”,尝试以自然观察导赏为载体,培养学科教师对重要科学方法——观察法的运用和指导能力,以期通过教师的引导,养成学生自然观察的兴趣和习惯,并将他们对学校(社区)资源的关注和观察体验,作为学习素材融入学科教学,体现和丰富学科所要求的科学、规范的学习经历,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教研准备
考虑到自然观察导赏必须走近自然,小组活动是最佳组织形式,因此,第一次活动由徐佳毅、郭立祥、周雯与徐晓妍老师担任小组培训导师,并分组培训。四位导师在活动前期通过微信交流、现场考察、收集样本等多种形式在事先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三、教研现场
自然观察与导赏的现场教研活动总共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 安排路线,明确任务
为防止学员过于集中,影响活动正常开展,培训导师讲解分组安排及导赏路线。
明确此次活动的四项主要内容,其中第1、2项任务需要在活动结束后完成并在组内进行交流,第3、4项任务作为回家作业进一步实践完成。
第二环节 导师带队,小组考察
这次导赏游园的目的地为塘桥公园,位于浦东新区塘桥地区的东方路和张家浜交汇处西南角,占地面积37300平方米。园内观赏林木种类齐全,面积较大,是开展此类活动很好的选择。
四位培训导师专业知识扎实,博闻强识,活动中组员们认真聆听讲解、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徐晓妍老师带领的小组在诸葛菜种植区域驻足许久,听徐老师从根、茎、叶、花介绍诸葛菜的形态特征,还耐心地解释了诸葛菜叶片上潜叶蚁、潜叶蛾留下的斑驳痕迹。
周雯老师带领的小组在红花酢浆草旁仔细记录着叶片和花的形态特征,他们还选择用拓印的方式把树皮的外部轮廓记录下来。
徐佳毅老师带领的小组认真地清点着乔木的数量和种类记录在活动纸上。
郭立祥老师带领的小组正在比较着香樟树的新叶与旧叶,通过相互比较,让组员们认识香樟叶片的生长周期和形态特征。
以上只是此次活动的部分精彩掠影,活动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让老师们流连忘返,在外出导赏活动接近尾声时,老师们似乎还徜徉在花和叶的海洋中,久久不想离开这个公园。
第三环节 及时记录,组内交流
随后,各组组员一起回到教发院会议室,对收集到的物品和材料进行仔细分析,分小组汇总观察结果。
不少老师尝试利用自然笔记的形式将当天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描述,突然发现科学研究还需要艺术功底作支撑。
老师们现场完成的作业形式丰富多彩,以下是几类典型的作业:
第一类:植物实景图
在交流作业的同时,导师们不忘提醒:植物照片最好用图片处理软件加上(物种名、科属、拍摄者姓名、时间、地点)。
第二类:自然笔记
在交流自然笔记的过程中,老师们发现美术天赋加上细致观察和描述就是一个很好的自然笔记作品,如果美术差一点点,观察仔细可以弥补。此外,利用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弥补。因此,老师们还交流拍照识花App和拍照摄影软件。
四、教研延续:完善记录,网上交流
由于现场教研的时间有限,而记录的修改完善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上现场活动的信息量巨大,老师们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因此,回家完善记录,利用网络交流成了一条不错的选择。老师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记录质量。
如有老师利用所学扫描软件和美图软件中的标注工具对现场的自然笔记进行了修改,可读性立刻提升。
根据导师们的指导,在植物实物照片上做好标注,漂亮的植物不再成为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了。
大部分老师还精益求精,为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建立小档案。
有老师还为两种看起来长得差不多植物建立比较学笔记。
五、反思
第一次现场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给教研和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老师是学生的指导者,不仅要身体力行,学会用专业的眼睛对生物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更要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获得这些技能,进而转化为科学的学习习惯,实现科学素养的积累与提升。
供稿:浦东教发院 姚霞 宋华英
浦东模范东校 康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