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中的选材与设问研究(二)
上海市临港一中初中历史教研活动纪实
发布人:俞大海
发布日期:2019-10-29
浏览量:32321
2019年10月23日,30多位来自各校的历史教师在上海市临港第一中学举行了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日常教学中的“选材与设问”研究。本校年轻教师吴双老师执教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课,上中东校吴晗老师则分享了参加“国培”的感受。活动由教研员周月军老师主持。
上课环节,吴老师首先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一段视频,将“中国梦”与学生的“个人梦”结合起来,通过什么是“中国梦”?为何要提“中国梦”?如何看“中国梦”?串起本课核心内容,并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明白“中国梦”的提出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智慧的结晶,其背后折射的是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课的最后环节,吴老师结合经济建设的初步成就,引导学生认识综合国力提升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并顺势提出“中国梦”的实现,还需同学们的继承和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上中东校的吴晗老师结合自己参加“国培”的经历,作了一微型讲座。吴老师围绕统编历史新教材的展开,列举了现阶段历史教学中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指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宏观的背景来思考和解决所遇到的难题,要强调“立德树人”的理念,从历史演进的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并强调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也要随之而更新。
评课环节,老师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对年轻教师既有鼓励又有期待,对本课如何突出“史味”也给出了自己的经验,认为可以采取拉长时空方式,突出“中国梦”虽然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个概念,但这也是近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救国理念和实践,伴随着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而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梦”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结合本课内容,最后周老师指出:“选材和设问”是历史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如何选材、如何设问的背后反映的是教师对课程内容主旨和教学目标的思考和把控, 而无论是选材还是设问,老师们还须在“适切”、“目标”、“开放”等方面下功夫。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研讨活动落下了帷幕。
供稿:周月军、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