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5日下午,在上戏附属新世界实验小学洪山校区举办了以“技术赋能 智慧星动”为主题的展示活动,这也是2019浦东新区智慧校园项目系列展示的第四场活动。上海电教馆潘丽芳副馆长、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杨晓喆副教授、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张怀浩主任、教发院李军副院长、区财政局教科文处王蓉老师、教发院信息中心谢忠新主任、教师发展中心章健文副主任、小学指导中心双慧红副主任莅临活动。参加活动的还有浦东新区第一、二批智慧校园建设单位、AI+OMO全国课程实验联盟校的校长和信息化工作负责人等相关人员。教发院信息中心刘惠琴老师主持了该展示活动。
在智慧课堂教学展示部分,学校开设了三节不同智慧环境的教学课。二年级的语文课《我要的是葫芦》,采用三个校区、三个课堂、三位老师和学生,同在1:1学习环境下共上一节课的做法,借助技术环境和手段实现了多个课堂的同步,创造出新的虚实相结合的新型学习空间,促进教师群体协作优化,取长补短;实现不同班级的学生共同合作互动,共享优质教师资源。这节课也是学校参与华师大“线上线下教学组织·整合时空”课题研究的一次实践,形成了一种更加灵活的教育生态——整合时空的教学。
作为学校特色的芭蕾舞课,学校一直在探索如何共享优质资源,以及技术如何支持芭蕾教学。在这次展示活动中,学校同样探索了双师同步教学,专职的舞蹈教师担任昌里校区课堂的主讲,学校艺术教师担任洪山课堂的助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异地同步共上一节课,让舞蹈特色在洪山校区得以衍生。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动作捕捉系统构建虚拟的“真实”场景和人物动作进行舞蹈辅助教学,根据学生的行动轨迹对其动作标准度进行精准评测,并参考学生舞蹈练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和专注力数据。
青年老师苏杰老师展示的数学课,通过纸笔互动的技术来实现信息化和传统教学的深度融合。“智慧课堂”系统将每一位学生的操作数据记录在案,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讲解,调整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交流的交互性和教学的精准性。
教学展示之后,进入论坛环节。参会老师们通过视频、周怡校长和教师团队的介绍,以及学生芭蕾舞剧,充分了解到智慧校园项目建设一年来,学校在“做新‘学校大脑’,探索智能治理;做精智能环境,支持泛在学习;做活教育教学,优化评价范式;做优芭蕾特色,技术赋能美育”等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之后,教发院教育信息中心谢忠新主任做了《智慧校园之应用——智能化研修》的微报告。谢主任从相关指导文件的具体要求出发,分享了他的思考: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形态和范式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借助于听课本工具app及各类智能课堂教学观察与分析工具,精准分析教学行为,从而改善教育教学;以及教师在这种转变的挑战中如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杨晓哲博士通过他对语文展示课的专业观察和分析,分享了他听这节课的感受。他用三个词来形容这堂课:有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花的时间超过整堂课的50%;有成长——三校联动的课堂里,师生深度参与共同成长,构成了新的学习共同体;有情怀——这节课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学习环节上都在进行大胆探索。杨博士也希望这样的探索能够常态化,让技术对于学习和教育有最真切的价值。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张怀浩主任对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张主任指出,新技术帮助老师在日常管理中减轻负担,但也给老师们带来新的挑战。技术是为人服务,如何用好技术,发挥教学智慧,值得思考。大数据背景下,老师要学会看懂数据,如何利用数据的优势,更好的开展基础教学,更好的培养孩子。学校既要提升老师的数据素养,让老师懂数据,也要提升老师的教学素养,以教学为本。
最后,上海电教馆潘丽芳副馆长高度赞扬了这所“魔法学校”带给她的惊喜。潘馆长结合当天的教学课和展示活动,指出新世界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建设实现的五大创新:课堂创新、管理创新、研修创新、评价创新,以及芭蕾特色创新。潘馆长也对学校智慧校园今后的应用提出了要求:希望今后的应用更有深度、更有频度、更有新颖度。
新世界实验小学的教学和项目展示活动,让我们思考智慧校园在硬件环境建成之后,学校如何继续探索内涵的发展;智能环境在支持学校常态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做创新的实践探索;以及在形式的创新和实效的增强两方面达成更高更好的平衡。
供稿:教发院教育信息中心 刘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