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13:00,在教研员胡根林博士的组织下,浦东新区全体高二语文教师开展了线上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区中心组成员、上中东校王梦莹老师主持,主题是“第四单元教学解读与教学建议”,主要包括微讲座系列和研讨课系列。
首先,由区中心组成员、华东师大二附中柳叶老师为我们带来关于第四单元教学解读的微讲座。柳老师依托单元任务要求指出学习逻辑知识目的,解读单元导语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以全国卷与上海卷的试题为例分析本单元的学习落脚点,展现了她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她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包括排除法、反证法在内的推理形式,同时也对虚拟论敌、图尔明论证模型等论证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她具体分享了自己的单元教学设计,她借助调查问卷、《刑事诉讼法》等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再结合分析诸子百家语段的论证手法来提升学生分析逻辑推论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背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设计意图,富于启发性。
教研员胡根林博士带来的讲座从“本单元所属任务群的课标表述”、“从‘知’到‘用’的逻辑学习过程”、“逻辑的力量——落实于学生真实的语用生活”这三部分展开。胡老师坚持“正本清源”的教学理念,提出本单元从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同时本单元也是对语言、思维在内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双驱动,而课标中反复提及的逻辑与思维等关键词也向我们彰显出本单元的特殊地位。胡老师建议本单元课可以有三种实施方式,或集中安排,或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或二者兼顾。他鞭辟入里地阐释了教材中三个活动体现的不同的思维层次与差异化的语用情境。
胡老师在讲座过程中强调了对活动设计的重视,指出活动中的思维过程要问题化,问题要任务化,任务性活动要情境化,情境化任务要操作化。以四位老师的研讨课为例,向我们阐明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融入逻辑的有效路径。讲座最后,他向大家推荐了两个有用的实践逻辑表述框架:一是以事实、观点、立场、信仰组成的思考问题时的底层逻辑;二是对演绎法进行提高与补充的图尔明论证模型。胡老师一贯从学科系统的高度解读单元,重视以理论指导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他独到的教学建议。
讲座结束后,老师们观摩了四位老师的区级研讨课。四节课内容紧凑,从不同层面指向学生真实的语用生活,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设计与高水平的教学实践。
北蔡高中的周晨晔老师的研讨课《苏格拉底的审判——逻辑的力量之“合理论证”》,以苏格拉底审判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以拯救苏格拉底为核心任务,从辩护律师的视角引导学生发现原告指控中的逻辑错误,回顾形式逻辑三大定律;接着通过为苏格拉底拟写辩词、法庭调查等方式,学习并运用论证工具;最后通过“是否要劝说苏格拉底逃离”问题的设置,引出学生提升对正义的认识,感受逻辑力量的丰富内涵。课程设置活动丰富,学生参与度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同样来自北蔡高中的袁志方老师,开设了《福尔摩斯的探案笔记——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一课。这节课选题新颖,贴近学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和讨论的积极性。研讨课以福尔摩斯探案为背景,以追查案件凶手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构建逻辑知识、掌握规范的逻辑形式与方法,辨析无效的推理形式,并最终将有效推理运用于逻辑思辨中。这节研讨课能够将逻辑教学应用到真实的语用生活,让学生在探案推理的过程中提升逻辑思辨和论证能力。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夏陈龙老师聚焦于“逻辑的力量”单元第一个学习任务: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设计的研讨课立足于学生的期中考试作文,展开讲评,旨在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逻辑基本概念辨析常见的逻辑错误,并尝试修改。研讨课体现了逻辑在学生日常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提升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水平。
上南中学的黄艳嬿老师围绕第四单元第三个学习任务:采用合理的论证,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挖掘隐含前提、绘制论证结构图、学习反思、辩论比赛。本节研讨课《建立正反合的思维模式——学习论证中的反思》是第三个学习活动,即学习反思。这节课围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经典辩题,设计了学习任务:评析正反方一辩的立论,建立评价标准,制定反驳的评价依据,最后探究评价标准,总结正反合的思维方式。以辩论赛为支点,引导学生逐步提升思维品质,掌握辩论中的论证方法,是对于本单元“学以致用”要求的有效落实。
本次教研活动围绕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既有对第四单元整体性的解读,也有单篇教学示范课的展示与分享,有效促进老师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及其教法的深入理解,也提升了区域内一线教师“以研促教,以研提效”的教研氛围。
供稿:浦东教发院 胡根林/进才中学 徐黎佳/浦东外国语学校 张玲
审核: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