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国家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简称“双新”)的落地实施,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新教材编写理念,2025年10月21日,浦东新区六年级数学学科教研活动在尚德实验学校成功举行,全区六年级数学教师400余人参加活动。本次活动以“推进‘双新’落地,聚焦概念辨析”为主题,聚焦“有理数”这一核心章节,通过多样化的教研形式,为全区六年级数学教师提供了一场关于“双新”实践的深度研修。
课堂示范:践行核心素养的“新”教学
活动在第二届“爱岗敬业”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周静秋老师的展示课《有理数的加法》中拉开帷幕。这节课超越了传统的运算技能训练,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数感”与“符号意识”的培养要求。周老师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主动建构运算法则,生动展现了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双新”背景下的课堂转型提供了优秀范本。
王港中学李明老师的《立足认知基础,激活学科素养》评课从理论层面解读了这节无生展示课背后的素养导向。她强调,新课标下的教学必须从关注“教什么”转向“为何而教”,教学设计应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服务于数学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实现由“知识导向”到“素养导向”的根本转变。

概念思辨:厘清教材内容的“新”内涵
本次教研最具创新性的环节,是围绕有理数概念理解组织的两场辩论,辩论会由杨思中学张翼翔老师主持。辩题一“零是分数”,辩题二“有理数就是分数,分数就是有理数”,两个辩题直指新教材中整数与分数关系调整后带来的教学新思考。侨光中学谈昕玮、刘芸与上师大附属高桥实验中学的周瑜阳、张欣悦分为正反两方,展开了引经据典、逻辑严密的交锋。
这场辩论不仅是教学智慧的碰撞,更是一次深刻的集体备课。辩论会上的观点与措辞促使全体教师跳出经验,回归教材定义与数学本质,精准把握新教材对核心概念的“重新界定”,厘清了教学中容易产生的模糊地带,充分体现了浦东教研对“双新”理念中“内容结构化”与“学科实践”要求的积极响应。
复旦浦东实验校高洁老师以《新教材部分核心概念内涵的重新界定——从整数与分数的关系调整说起》为题,以新教材中四个重要变化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教材变化的学理依据与教学导向,帮助教师从更高视角理解知识体系的内在一致性。

聚力赋能:共研“双新”落地的“新”规划
在交流分享环节,进才北校郑林玉老师与东昌南校上官丽娜老师分别分享了各自备课组的工作计划。他们的计划共同体现了对“双新”精神的贯彻,聚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探索,展现了各校正协力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动的积极态势。
最后,教研员胡素芬老师《有理数几个问题的研究与回应》的报告,针对一线教师在“双新”实践中遇到的真实困惑,给予了辩证的解答,为后续教学扫清了障碍,指明了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是浦东新区深化“双新”实践的一次生动缩影。它通过课例展示、思维碰撞、计划交流与专家引领的多元化路径,不仅深化了教师对“有理数”教学的理解,更强化了其对“双新”理念的认同与执行力。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学研究指导部将继续创新教研机制,引领全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共同绘制浦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胡素芬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