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实验探究,构建学科观念
浦东新区初中化学第八周教研活动
发布人:沈学文
发布日期:2025-10-22
浏览量:220
2025年10月21日,浦东新区初中化学教研活动在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进行,活动由兼职教研员朱源锦老师主持,高桥学区、高行学区的化学任课教师参加了线下活动,区内其他学校的化学任课教师参与线上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聚焦实验探究,构建学科观念,展现区域化学教学研究的新探索。
活动一:以“蜡烛的燃烧”为例,开展实验探究教学
由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何娜老师执教的一节题为《学习开展化学实验探究》公开课。课程以“蜡烛的燃烧及其产物探究”为载体,引导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反思评价”为主线,作为课堂的“骨架”与“灵魂”,构建“现象为明线,方法为暗线”的智慧课堂。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助力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课堂中还融入传感器技术和Deepseek工具进行数据拟合,融合传统实验与现代技术,彰显了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活动二:论文交流——基于化学元素观的教学建构
上海市建平培德实验中学李辰茹老师以沪科版八年级《水的组成》为例,做了区级论文交流汇报。李老师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元素观”这一核心观念融入教学实践,她分析了学生在此概念上的认知障碍,并提出以“探究水的组成”为明线、以“构建元素观”为暗线的教学设计。通过“合成”与“分解”的双向实验论证、宏微联系的模型搭建及阶梯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证据推理中自主构建“元素守恒”思想,实现从知识记忆到观念建构的飞跃,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交流研讨:聚焦探究本质,融合传统与现代
初中化学教研员沈老师指出,在教学设计时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化学事实,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证据推理能力,教师在实验探究中通过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遇到探究困难时能顺利推进学习过程。他强调,探究过程中各环节要有主次之分,聚焦关键环节深入展开,形成探究的循环。并鼓励老师们在教学中将化学探究思路和方法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
建平西校的朱源锦老师提出,在日常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将其视为宝贵的教学资源。并鼓励老师们在运用人工智能与传感器等现代技术辅助教学时,坚守化学实验的传统探究本质,珍视师生在共同实践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这是人工智能所无法替代的教学价值。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节公开课、一次论文的交流,更是一场关于如何让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深深扎根的思维碰撞,在化学教学中需要积极的实践与反思,需要在引领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共同前行。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沈建忠
民办正达外国语学校 祁铭华
审核:姚霞 徐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