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以“强化单元教学 激活素养表现”为主题的浦东新区七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在上海市陆行中学南校举行。本次教研活动由区初中数学教研员徐志华老师主持,各初中学校5年以内青年教师代表现场观摩,其余七年级教师线上同步参与。
【教学展示】
陆行中学南校曾佳梦老师执教第十二章《因式分解专题复习课》。曾老师从学生自主构建的思维导图切入,通过展示交流与典型练习辨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有效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经验,为专题复习奠定扎实基础。随后,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组序列,自然实现从基础方法训练到数学思想渗透的过渡,深刻体会到整体思想与化归意识在问题解决中的核心价值,有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与转化能力的发展。整堂课构建了知识梳理,温故知新——综合训练,迁移应用——延伸探究,创新发展的三阶递进式教学路径。特别是最终的几何拼图探究,将课堂推向思维高峰,引导学生为抽象的代数式构建直观的几何解释,实现了从“数”到“形”的创造性转化,真正培育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说课环节】
曾老师在说课环节,系统阐释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她深入剖析了因式分解在代数学习中的承上启下作用,指出其既是整式乘法的逆向思维训练,又是分式化简的重要基础。确立了以理解因式分解意义、掌握因式分解方法、渗透数学思想为核心的教学目标。整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探究与小组协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升华,有效促进了学生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的跨越,充分体现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

吴谦老师对《因式分解》单元复习课录播课进行说课,从教材定位、学情把握到教学实施进行了系统阐述。她深入分析了因式分解作为代数核心技能的重要价值,精准指出了学生在概念理解与方法综合运用上的典型问题。本节课以“问题驱动+错题诊断+分层训练”为主要教学模式,通过概念辨析、典型错例分析到综合拓展的递进设计,着力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代数推理与数学迁移能力。教学中特别注重以学生真实困惑为切入点,在自主辨析与合作研讨中深化理解,提升思维品质,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精准教学理念。
【教学评课】
中心组五三中学庄轶虹老师认为,曾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结构严谨、素养导向明确。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框架,实现了从知识建构到思维拓展的有机衔接,完整呈现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路径。在课堂实施中,教师以问题链引导探究,通过适时点拨激发思维,既保障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又促进了深度互动,充分展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研员徐志华老师认为,曾老师引导学生翻书回顾知识的做法,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拼图环节,学生清晰阐述拼图思路的过程,将内在的数学思维外化为准确的语言表达,实现了从直观操作到抽象思维的完整建构。吴老师的纠错练习环节,以学生典型错误为教学资源,通过自主辨析、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纠错中深化理解。这种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突破认知误区,更培养了元认知能力,将错误转化为宝贵的学习契机,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精准教学理念。
【微讲座】
在本次教研活动的微讲座环节,教研员徐志华老师围绕“强化单元教学,激活素养表现”的主题,为全区七年级数学教师带来了系统性的复习教学建议。徐老师首先强调“新的概念理清”,指出复习阶段应超越简单重复,重在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深化对数学核心概念本质的理解。其次,在“新的题型知晓”方面,他建议教师要关注命题趋势,通过精选典型问题,培养学生在新情境中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徐老师重点提出了“新的活动参加”,鼓励教师积极设计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真正激活学生的素养。最后,他介绍了“三个助手” 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倡导利用数字赋能,助力精准复习,实现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次讲座为教师们指明了复习教学的新方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教研小结】
本次教研活动成功搭建了区域教师智慧共研的平台,面对教材革新,教师们展现出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与锐意进取的教研热情。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将更富智慧挑战与成长活力。
供稿:教学研究指导部 徐志华
陆行南校 曾佳梦
审核:姚霞 徐宏亮